「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天下所有為人父母者的心願,這在現今仍是文憑主義作祟的臺灣,幾乎等同於考進明星高中,畢業後再考進一流的國立大學。如果把時光往前推個五、六十年,在臺灣只要是大學畢業,絕對是人中的龍鳳。
在臺灣,六十歲以上的人擁有大學學歷的並不多,因為除了是否有自己能力之外,還得家庭的收入供應得起。二次世界大戰後,民國四十三年以前出生的人,能順利讀完小學的,如果還想繼續讀書,沒有現在的國民中學可以直接就讀,而是要參加考試才能進入當時所謂的「初中」。很難想像一位未滿志學之年的孩子,面臨那樣的考試的心理狀態。初中畢業後如果想再繼續升學,有高中、師專、五專、高職等多種選擇。以繼續直接讀大學為志願的人,就會參加所謂的「高中聯考」,高中畢業後,真的是能力頂尖的人才能經由「大學聯考」進入大學。
民國七○年代以前的大學錄取率,筆者的記憶是不到百分之二十五,以古代的科舉制度而言,那些年代考上大學的人,就如同舉人參加京城的會試後被錄取者,是值得親朋好友恭賀的。猶記得,筆者考上一所國立大學後,一直與家裡保持頻繁互動關係的外祖父,還請人於一張紅色的長方形紙上寫了賀詞,要父親貼於大門上,就完全是古代的作風。
臺灣的「六、三、三」學制是仿傚美國,新生的入學也都在秋季,所以一開始實行,各層級學制的招生入學考試都在夏季的七月初至七月底陸續舉行。最先上場的便是讓很多學子心碎的七月一日的「大學聯考」,是新聞媒體重視的年度大事,常以「揮汗如雨」來形容考生因為壓力與酷熱的雙重影響所產生的模樣。的確,那是一種一試定「生死」的考試,曾經讓不少的學子崩潰,甚至輕生。習慣夜晚才能入定的筆者,在高三那一年的六月,房間的窗戶整日以深色的不透光的布覆蓋著,營造出夜晚的氛圍,懷著彷彿過不了那一關,一個鄉村的農村子弟便無法出人頭地的心態全力衝刺。
「大學聯考」後就是各地區的「高中聯考」,受矚目的程度也僅次於前者,不過因為一個國中的畢業生,其實對未來仍是懵懵懂懂的,再加上還有其他陸續的「五專聯考」與「高職聯考」可以彌補,不像大學沒考上就得去當兵或工作那樣的決定性,所以眾多的國中生雖然是第一次面臨人生的戰役,也都能安然度過。筆者現在只記得是由父親騎機車載去考場,還有導師從頭到尾陪考,完全忘了心態是如何,考完後是否有危機感也不記得了。「大學聯考」時,是單槍匹馬去考場(自己的高中母校),「高中聯考」就沒陪考的雙親當然也不在場外接受太陽的烘烤,第二天考完後,事先已約好在考場校門外等的幾個讀職業學校的國中好友,見到筆者的第一句話的意思是「走吧,先去吃喝玩樂,當兵的事先不要想。」著實叫筆者內心沉思好一會兒。
這樣的聯考制度持續了數十年,也是無數的學子在滿十八歲前的人生大事,當中,有歡笑也有悲傷,直到社會上有人提出必須改革的看法,最多人主張的是能否不要在炎夏舉行,因為真的是熱!加上時代的演變,使得政府也體認到公平不再是唯一最優先的考量,一試定生死對青少年而言未免太嚴苛了,終於在民國八十三年推出大學多元化入學方案,正式宣佈「大學聯考」走入歷史,取而代之的是「大學學科能力測驗」,舉行的時間是在寒假,若是對於成績不滿意還有第二次機會,就是參加仍舊在七月舉行的「大學指定科目考試」。從此,想要就讀大學的學子不必再接受「聯烤」了,也不會再有「拒絕聯考的小子」了。七年後,針對國中生的多元入學方案也開始實施,各種學制的聯考被「國中基本學力測驗」取代,考生有兩次的機會,第二次的時間也還比「高中聯考」早,雖然還是夏季,不過比起七月,溫度至少低了攝氏一、二度。
為何不將「國中基本學力測驗」的時間也定在寒假呢?有許多人認為國中生心智還不如高中生,而且是義務教育,怕如果在國三的寒假就舉行,那將有一個學期就算老師有心教學,可能也沒有多少學生有心向學,違背了義務教育的本質。不過,從民國一百年起,在夏季舉行的「大學指定科目考試」與「國中基本學力測驗」都提供冷氣考場,考生可於報名時選擇,真正的不再「聯烤」了。
是不是所有的考生都選擇冷氣考場呢?不是,新聞媒體還特別報導有多少這樣的「環保」考生,甘願接受「烤」驗。筆者原本希望自己的孩子能通過這樣的「烤」驗,可惜的是未能如願,因為孩子的同校考生沒有一位是「環保」考生。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