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方城之戰時,每逢拆搭倍覆斟;在異鄉的遊子,每逢佳節倍思親;在臺灣從事金融衍生品之投資或操作乃至於關心國事的人,則是,每逢選舉倍憂心。
生長在臺灣的人,從懂事後,大概都認為應該都能有的吃、有的穿地走完人生的旅程。成年開始工作後,遇到選舉時,可能內心都會這樣想:管他誰當選,反正我班照上、牌照打。這樣的想法在很多有選舉制度的國家可能都沒錯,但是,有一個沒有列在聯合國名冊中的國家—臺灣—可能不見得,因為多了一個沉重的國家認同問題。
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人是一定要自食其力的,但是選舉時,我們的投票行為,其實是會影響我們自己與後代子孫爾後的生活。從這樣的角度來思考,選舉時有沒有去投票,或投給什麼樣的候選人,其實是一種賭注,而這種賭注的後果牽涉到的,不只是金錢而已。沒有後代的人,可能會說:「我又沒小孩,而我自己怎麼過日子無所謂。」那,就請付出一點愛心給親戚好友的後代;有後代的人,「兒孫自有兒孫福」是一種消極的想法,請盡己所能地為無法選擇父母的他們謀得福利。
如同全世界有選舉制度的國家一樣,臺灣現在也有兩個主要政黨。兩個主要政黨輪流執政,在民主政治運作得很成熟的國家是司空見慣的,美國便是最為人熟知的例子。與這些國家相比,臺灣的民主政治還是幼年期,再加上兩個主要政黨都背負著沉重的歷史包袱,使得選舉時,候選人、政黨經常操弄族群與國家的認同問題,而選民也經常不理性地對待支持不同政黨屬性的人,甚至親朋好友為此而反目成仇,真是令人痛心。
不管是在哪個國家,「選賢與能」都是個很難達到的境界,但臺灣因為多了國家認同的問題,所以更是考驗著選民的智慧。但是,無論如何,我們總是期望選出來的議員與委員們議事立法時、執政者訂定政策時,皆能以增進全民福祉的最大公約數來進行。
如前所言,全世界民主政治的國家,兩黨輪流執政是常態,也因為這樣,政黨才會自我反省;有會自我反省的兩個政黨,才是全民與國家的福氣。而臺灣以後會不會只剩一個政黨永遠執政呢?想像一下,如果我們坐著小叮噹發明的時光機,回到1950年代,問問當時的美國民眾一個問題:以後美國會不會出現黑人總統,答案一定是:「Impossible!」但是現在呢?所以臺灣萬一不幸只剩一個政黨永遠執政,那個政黨的顏色,很有可能不會是藍也不是綠,而是—紅色的!
人對衣物的顏色總有所偏好,但是這不會誇張到產生「蝴蝶效應」。例如,女人偏好穿藍色、綠色、紅色,乃至於其他顏色的丁字褲,受到影響的,只是自己的心情和其男人看到時的觀感。可是,支持的政黨的顏色,是藍或綠,卻對臺灣未來的走向有很大的影響,不可不慎啊!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