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美國第一大城,對於全球的金融界、媒體界、娛樂界、時尚界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力,二十世紀初的移民者眼中的「大蘋果」,也被漫畫家化身為蝙蝠俠的居住地高譚市。

一般人對紐約的印象不外乎自由女神像、華爾街、百老匯、時代廣場與電影中的金剛爬上去的帝國大廈,而職業運動球賽的球迷對於紐約則更有許許多多談不完的事,因為無論是棒球、籃球、美式足球或冰球,都有球隊落腳在紐約。這些球隊當中,在世界各地最廣為人知的無非是棒球的洋基隊與籃球的尼克隊,而這兩支球隊恰巧在臺灣都引起一股風潮,前者已成過去式,後者還在進行中。

尼克隊是美國全國籃球協會(NBA)創始球隊之一,也是唯二的一直落腳在創隊時所在的城市的球隊(另一支是波士頓塞爾蒂克隊)。「尼克」兩字是Knick的音譯,因為球隊不是只有一個人,所以Knick再加s是尼克隊的英文名,大陸媒體便是使用Knicks的音譯,稱之為尼克斯。Knick這個字是Knickerbocker的簡寫,意思是原始的荷蘭移民者的後代。這個字的由來是有典故的。根據維基百科上的記載,Knickerbocker是一位名叫Diedrich的荷蘭歷史學家的姓,此人的行為舉止乖戾,寫了一本名叫《自世界之初至荷蘭朝代之終的紐約史》的書,不過,這本書的真正作者是一位十八世紀末期至十九世紀中期的美國作家華盛頓歐文。由於華盛頓歐文在十九世紀初要出版該書之前,耍了一個促銷的宣傳手法,使得當時的紐約居民與部分的官員都以為紐約真的有這樣的一位荷蘭歷史學家。Diedrich Knickerbocker 也在華盛頓歐文後來的幾本書中出現,所以Knickerbocker變成當時的曼哈頓居民的綽號。

洋基隊能讓臺灣的媒體與非球迷的民眾關注,很理所當然,因為王建民曾經在這個球隊有過很好的表現,即便以理性的角度來看,洋基隊也是一支值得給予喝采的球隊,因為不只歷史悠久(還沒有中華民國之前就存在了)、戰績彪炳(27次的總冠軍),還有令人津津樂道的偉大明星球員。尼克隊呢?由於NBA的成立比大聯盟晚了將近半世紀,所以尼克隊存在的歲月自然遠不如洋基隊。尼克隊過去的戰績如何呢?只拿過2次的總冠軍,而且是二十世紀七○年代的事了,因此不只報章雜誌偶爾會提起的,或是球迷還存有深刻好印象的明星球員,只有尤英,他也是臺灣的五年級生球迷對尼克隊唯一的記憶。

綽號「巨猩」的尤英,出生於被古代的印第安人稱之為「水與樹木之地」的牙買加,是尼克隊史上偉大的球員之一,也是至今為止,球衣背號被退休的最後一位尼克隊球員。尤英自1985年起為尼克隊打了十五年的球,這十五年裡也是尼克隊自從1973年拿到總冠軍之後,有著很有希望再重新登頂的最佳陣容的歲月,幾乎年年打進季後賽。無奈的是,那一段歲月裡,NBA的東區有一個叱吒風雲、無人能擋的喬登。喬登如同一座難以越過的高山,讓尼克隊在多次想要進入總冠軍賽的征途中鎩羽而歸,沒被他阻擋掉的一次,卻在總冠軍賽遇到另一個被號稱為「非洲天王」的歐拉朱萬的阻撓,當時還是在取得三勝二敗的優勢下失手的。

1999年是尼克隊至今為止最後一次進入總冠軍賽,但是當時已廉頗老矣的尤英,因為受傷,只能眼睜睜地看著鄧肯以「馬刺」就輕易地刺傷尼克球迷的心。再隔一年的尼克隊,廻光反照似的止步於季後賽的第三輪,從此之後,便只是聯盟中三流的球隊,不過因為其所在地的關係,不只還是有眾多忠心的球迷踏進麥迪遜花園廣場捧場,媒體也還是不吝投以關注的鎂光燈,使得球隊的知名度仍然高居不下,球團高層的口袋也依舊麥可麥可。照理說,一個賺錢的球團,更有能力以非奪得總冠軍不可的代價買到更好球員,才對得起忠心的球迷,但是尼克球團高層的心態似乎是沒有總冠軍也無所謂。

臺灣老一輩的一般球迷,有熱情看NBA轉播的年代,剛好就是喬登、尤英、歐拉朱萬活躍之時,當時還沒有專門播放體育節目的電視台。有了體育台之後,這些球迷因為年輕不再,得為生活勞碌奔波,早已失去看球賽的那一份熱情,不只不看球賽轉播,更很少會再去注意到戰績不佳的尼克隊的新聞,而尼克隊的低迷狀況,在崇拜偶像更甚的臺灣年輕一輩的一般球迷眼中,應該也是不屑一顧。這樣的狀態一直持續著,直到2012年的二月,因為一位父母親皆來自臺灣的尼克球員,使得一般的臺灣民眾也知道美國有一支名叫尼克的職業籃球隊,同時也重新燃起了老一輩的一般球迷看球賽轉播的欲望,年輕一輩的一般球迷更有許多轉而支持尼克隊。

自從那一個二月中的一場賽事之後,因為這一位球員在球場上亮眼的表現,尼克隊幾乎引起了全球媒體的聚焦,有尼克隊出賽的場次,門票都大賣,亞洲地區的電視台更是大幅加碼轉播尼克的賽事,球迷的心也因此而到了為之瘋狂的地步,使得美國的主流媒體以一個組合字「Linsanity」來形容,並且通過全球語言觀察機構的認證,成為一個正式的英文單字。

LinsanityLinsanity組合而成的,前者是中文姓氏的林,後者的中文意思是精神正常。美國媒體為何會造出這個字?因為在英文單字的字首加上「in」是表示相反意思的造字方式之一,恰巧insanitysanity的相反詞,而這一位捲起風潮的球員的中文名字叫林書豪,所以美國媒體便順理成章地造出Linsanity。臺灣的媒體翻譯的意思也很巧妙地結合中文「人來瘋」,稱為「林來瘋」,意指只要談起林書豪,就算是平常文靜內向的人也會興致勃勃的變了樣。

林書豪的表現之所以會讓球迷瘋狂的原因有三個,首先是他所屬的球隊所在的城市,因為紐約媒體的知名度,大大地提高了他的曝光率;其次是他崛起的過程就如同一部勵志電影的劇情,這一點不只是受特別崇尚英雄主義的美國人賞識,放諸四海也皆受用;第三是他的膚色是黃色的,因為在他之前,曾經在美國職業籃球賽事中出現過的黃種人是毛麟角,而真正揚名立萬的只有一位。

Linsanity的風潮能持續多久?沒有人能說得準,因為職業運動球員不單是比賽時,就連訓練時都有受傷的風險,一位經常受傷的球員,即便是再有天分或實力,勢必會影響表現,久而久之便會失去球迷的關愛,甚至不再出現於比賽中。另外一點是,一位球員在一陣子的好表現之後,有可能因為本身的自滿,不再持續努力的訓練與改進缺點,或者是仍舊保有一顆自我要求之心,但在球技精進到某種程度後,從此便不能再提昇,而逐漸地退步,直到趨於平凡。當然,除了球員的個人成績之外,球員的人格特質、球員的球衣等相關商品銷售量也都關係著球員的職業生涯的長短與否。從這幾項來看,只要沒有遭受嚴重的傷痛,林書豪似乎很有可能在NBA穩定地立足一段不算短的時間。

雖然,林書豪從出生到長大成人與臺灣一點關係也沒有,但是基於民族情感,臺灣的民眾當然希望能一直看到林書豪在NBA打球,大陸的球迷應該也是,NBA的高層更是希望Linsanity能像連續劇那樣演很多很多集,因為那背後有著來自於華人界的龐大商機,尼克隊的球團高層短期之內也絕對不可能放掉這樣的一顆搖錢樹。不過,球隊的戰績如果一直不好,便會考驗到部分球迷的忠誠度,現實的紐約媒體也絕對不會講好話的。

2012年的二月之前,紐約的球迷給予尼克隊的噓聲可想而知一定遠大於喝采聲,媒體的言論呢?臺灣的球迷無從得知,因為那時期林書豪的NBA之旅還充滿了變數。進入二月份後,林書豪「轟動武林,驚動萬教」的表現,讓紐約球迷樂翻天,臺灣的媒體和民眾與有榮焉。但是,球場上沒有不敗的球隊,所有喜愛林書豪的人,無論來自何方,一定都衷心期望爾後他在遇到挫敗之後,都能再站起來,就如同被紐約郵報以一張死者是Linsanity的墓碑圖表示看壞其後勢的那一次,從Linsanity進化到媒體見風轉舵後的Linsanity2.0,再持續進化,直到不容置疑的境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oringenigm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