豎立於一樓樓梯旁的大看板貼的演講公告讓一走進那棟建築物的人一定都會看到,你也看到了。大學同學在其研究室和你晤談了一個多小時後,陪伴你從三樓不環保地搭電梯到達一樓時,你特別指了那張演講公告的演講題目說,從蘇格拉底到迴歸分析?到底要談什麼?──

  蘇格拉底,臺灣的高中西洋史考題時不時會出現的人名;迴歸分析,聽過的人想必很少,如果你不是在學生時代修過這樣的一門課,也絕對不可能耳聞吧。可是,就因為如此,你更納悶一位古代的哲學家與近代的統計學領域的小分支會有什麼樣的關聯?

  看到那個演講題目時,你馬上想到讀研究所修迴歸分析時認識的一個英文單字:outlier;想到開始工作後的生活型態,以及後來的喜愛上文學,印證你一直是「離群」的人。是的,你偏離了那一條由你的大學老師與諸多同行前仆後繼留下的幾乎可以連成一直線的足跡所形成之路。是什麼樣的原因造成的?你無法確定需要多少個變數才能進行分析?需要考慮多少個標準差才能讓你至今的人生區間看起來是值得信賴的?

  你想起服預官役時,按照規劃苦讀英文準備托福考試,即便成績差強人意,退伍後仍寄出入學申請;即便因而被對方拒絕,你仍然沒放棄,打算採納教你們迴歸分析的老師的提議,回學校擔任其研究助理,一年後再出國。

  如果你的人生劇本就那樣發展下去,那一天,距離你和同學約定的時間尚有十多分鐘的時間點,你會先進去附近一家曾光顧過幾次的二手書店且還買了兩本書嗎?或者根本就不會有那一場會面以及買那兩本書這一回事?

  這一路走來的曲曲折折,如果有人問起,你不敢歸咎於「計畫趕不上變化」。至於如何演變的?或許在有酒點綴的感性場合,你會願意像說書人那樣講一段故事,否則只會像布袋戲以某種樂音來省略劇中人物交代事情的來龍去脈那樣地省略。那些省略的,有關於戀人的共同夢想敵不過現實的壓力而導致分離之痛;有關於長子不忍心抗拒的傳統世俗價值觀之孝心;有關於生活掺入成人世界的燈紅酒綠雜質後所養成的怨不得人的怠惰;有關於人一旦某種生活方式過久後便認為這樣過活也不錯的輕忽;有關於人過了某年紀後彷彿無論再怎麼使勁也難以重新站起的窘境。

  ──同學笑了笑說,他退休了嘛,想講什麼題目都可以。你有所感慨地從手上的紙袋抽出剛才在二手書店買的其中一本書──《班雅明作品集》──一面說你都不務正業,寄情文學,一面揮別同學。「沒關係,我把你拉回來。」聽到身後傳來同學這句話時,你不免懷疑自己已經荒廢許多年了,還有能量重新開始嗎?

  你一個人走在一個多小時前才走過的那所大學寬闊的校園步道,夏日午後的大太陽仍在天空盯著大地的一切。出了朝南的校門,直穿過馬路,你又經過剛才光顧過的二手書店。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oringenigm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