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斯本,西歐南方的城市,濱臨大西洋,葡萄牙的首都;伯恩,中歐的城市,座落於阿爾卑斯山脈,瑞士的首都,兩地距離多遠?拜網路資訊之賜,直線距離大約一千六百公里,開車的話,大約二千公里。熟知歐洲地理的人,會告訴你整個路程將會穿越法國與西班牙兩個國家。搭火車可不可以?可以。電影《里斯本夜車》的男主角——伯恩的一所中學的一位老師——就是在某一天,突然決定踏上從伯恩前往里斯本的高速列車。

  從旅遊的角度來看,生在如臺灣這樣的島國的人可能很羨慕生在歐洲大陸的人。的確,坐火車可以到其他國家旅遊,感覺蠻浪漫的,開車也是,只是累了點。這樣的旅遊好像不需要透過旅行社安排,也不需要特別規劃,只要有假期,興致一來就可為之,但,前面提到了,那位中學老師是臨時起意的,連行李也沒帶,而且是在上班時間!「天啊!他是不是瘋了!」想必有不少人會這麼認為。

  想想,你一生中是否做過臨時起意且有一點瘋狂的事?「有啊,大一時曾經和幾位同學約好午夜從台南出發到高雄,之中有人是騎腳踏車的。瘋狂吧?」那我會說:「還好啦,台南到高雄又不遠,而且學生時代的瘋狂通常無傷大雅,不會影響生活,除非出了意外。」

  或許你真的曾做過和騎著腳踏車從台南夜遊到高雄比較起來更瘋狂百倍的事,但絕對沒有影響生活或工作。會有人臨時起意離開工作崗位,前往某個地方嗎?或許有,因為他可能打算辭職不幹了。電影《里斯本夜車》的那位老師是這樣嗎?從結尾來看似乎不是。算是曠職幾天。至於會被學校如何處置,電影沒有交代,也不是重點。

  「改編21世紀最暢銷哲學小說,全球熱銷200萬冊!」「歐美影帝影后話題匯聚,共造精湛演技與高度視覺饗宴!」「強勢入選2013年柏林影展競賽單元,全場座無虛席好評蔓延!」這三句電影宣傳廣告吸引我看《里斯本夜車》。二十一世紀最暢銷哲學小說?我實在孤陋寡聞了。也許我曾經在誠品書店看過它的封面吧。至於「前往未知的旅程,尋找失落已久的自己」我從電影完全感受不到,或許要讀了小說之後才能瞭解到是「一場文學與哲學的深度對話,一段意外與豐收的生命探險」吧。

  走筆至此,我突然想起「做自己」這三字,有點哲學,也有點含糊,也不時有人會提出來,作家或是網路平台上的凡人都有。這三字絕對不會有人認為是等同於「只要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因為後者粗淺多了,也隱含可以幹違反道德或法律的事。「做自己」,也許對一位即將上大學的高中生而言,就是勇敢地告訴父母親想要讀什麼科系,大學畢業後也勇敢地告訴父母親想從事的行業;對一位已經踏入社會的成年人而言,也許是,不管別人的觀點如何,堅持自己一貫的待人處事方式。換言之,「做自己」意味著不妥協,不向親人妥協,不向團體妥協,不是戴著另一副面具生活,有人說,如此一來日子就會過得很自在,不累、不痛苦。真是如此嗎?

  就以工作而言,從事那一行才會自在快樂呢?我想不外乎「人盡其才」的工作,這就衍生出「適性」的問題了。也就是說,什麼樣的工作是適合我們做的?是父母親要我們做的?還是我們想做的?有一句話:「當局者迷。」我們真的瞭解自己嗎?說不定養育我們、看著我們成長的父母反而比我們更瞭解我們自己。所以要「做自己」,一定得先瞭解「自己」。瞭解「自己」簡單嗎?很難講,比方有口臭的人自己會知道嗎?我想,十個當中有九個是朋友告知的。

  人是群體性的動物,一個人往往需要在團體中不斷地歷練,對人、事、物不斷地感受與反芻,才能真正瞭解自己是什麼樣的人,這需耗時多少?從二十歲起算,領悟力好的人,或許幾年就辦到了,不幸的是,可能有很多人到閉上雙眼的那一刻還無法完全自我瞭解。但,我們能說這樣的人一生都不自在、不快樂嗎?未必。很多時候,看到親人的快樂與滿足,自己的心情也會跟著好起來,相信很多為家庭在外勞碌奔波的中年父母親皆有同感,即便不是「做自己」。當然這樣的父母親也許步入老年後,偶爾會在回首自己的過往時感到遺憾也說不定。

  《里斯本夜車》的那位老師是白髮蒼蒼的老年人,和妻子早已離異,獨自一人生活。像這樣的人除了生命之外其實已經沒有什麼好失去的了,一件生活中突發的事情可能就會如同一把鑰匙打開他的一扇心門,通過這道門,他將實現長久以來的夢想或渴望的生活也說不定。這樣的一件事會是什麼樣的事?我想,因人而異吧,但,一定是能觸動內心深處的事。

  《里斯本夜車》的那位老師是在颳風下雨的某一天早上,正要走過前往學校的一座橋時,看到前方一位穿紅色長外套的女子似乎想往橋下跳,於是趕緊出手攔阻。隨後演變成女子和他一起走進教室,女子離開教室沒有帶走紅色外套,老師要學生自修並拿著紅色外套去尋找女子,老師沒找到女子但在外套的口袋發現一本像記事本大小的書,翻開一看,隨即就被內容吸引了。後來還發現書本內夾了一張火車票,是到里斯本的火車票。老師就到火車站找人,但沒看到那位女子,列車開動時,他竟然踏上去了。

  那本書到底寫什麼,竟讓老師棄學生於不顧,脫離生活軌道?說穿了,我想會有不少人認為未免太牽強了吧。我也是其中之一。那本書是葡萄牙一位醫生自費出版的自傳性小說,寫他參與了二十世紀70年代推翻葡萄牙軍事獨裁政府的革命運動。也就是說,《里斯本夜車》的原著小說是一部小說中又有小說的小說,借一位與葡萄牙這個國家毫無關聯的瑞士中學老師的追尋(瘋狂?)之旅,探討作者的哲學觀點。

  小說中蘊藏哲學論點,《里斯本夜車》的作者不是第一位,我書櫃裡的、一直沒讀完的《不朽》的作者米蘭‧昆德拉的作品似乎皆如此。而這一本有著叫人難以信服的安排的《里斯本夜車》,竟然是「21世紀最暢銷哲學小說,全球熱銷200萬冊!」我想,或許哲學內容真的很精彩;也或許,西方人到老年時,真的會做出在我們看來是年少輕狂的舉動,但對他們而言是一場遲來的追尋自我之旅,就像《一路玩到掛》的卡特和艾德那樣,所以書才會熱賣。

  一位可以退休的瑞士中學老師,到底從探訪一位英年早逝的葡萄牙醫生寫的關於親身經歷的事件的小說裡提到的還活著的相關人物中得到什麼?真的找到自我嗎?可能要讀原著小說才知道。你年老後會突然起意做一件自己從來沒想過的事嗎?我想我不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oringenigm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